雅鲁藏布江流域开启“碳汇农业”新篇章,万亩青稞田助力固碳万吨

西藏新闻网 阅读:1 2025-07-01 19:23:29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积极探索“碳汇农业”模式,以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近日,雅鲁藏布江流域正式启动“碳汇农业”工程,万亩青稞田成为固碳先锋,年固碳量达到万吨,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该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启动了“碳汇农业”工程,旨在通过农业发展,提高土地碳汇能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碳汇农业”工程以青稞田为载体,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提高土地固碳能力。据悉,万亩青稞田年固碳量达到万吨,相当于种植了数十万棵树木。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碳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实施“碳汇农业”工程过程中,我国农业部门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土壤、气候特点,研发了一系列适合当地种植的碳汇作物。青稞作为其中之一,具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该地区“碳汇农业”工程的首选作物。

为了提高青稞田的固碳能力,当地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1. 优化种植结构:推广青稞与豆科植物、牧草等混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固碳能力。

2. 增施有机肥: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土壤酸化程度,提高土壤碳汇能力。

3. 推广节水灌溉: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碳汇能力。

4.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通过实施“碳汇农业”工程,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方面,万亩青稞田年固碳万吨,为我国碳减排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乡村振兴。

总之,雅鲁藏布江流域“碳汇农业”工程的启动,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碳汇农业”工程的不断推广,我国农业将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西藏新闻网,每日发布关于西藏的最新热点新闻,西藏民生新闻,西藏综合新闻网站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