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巴县边境旅游合作社成立,农牧民户均分红1.5万元,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西藏新闻网 阅读:2 2025-08-08 01:23:31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边境旅游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探索边境旅游合作社的模式,旨在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近日,西藏自治区岗巴县边境旅游合作社正式成立,农牧民户均分红1.5万元,标志着该县在共富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岗巴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尼泊尔接壤,边境线长达180公里。这里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丰富,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民生活较为贫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岗巴县积极探索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边境旅游合作社应运而生。

据了解,岗巴县边境旅游合作社由当地农牧民、旅游企业、政府等多方共同发起成立。合作社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旨在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合作社成立后,当地农牧民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据了解,合作社成立后,农牧民户均分红1.5万元,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参与合作社的热情,也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合作社还积极引进旅游人才,开展旅游培训,提高农牧民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同时,合作社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旅游,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岗巴县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边境旅游合作社的带动下,岗巴县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据统计,今年1至8月,岗巴县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岗巴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边境旅游合作社的成立,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农牧民通过合作社参与旅游服务,提高了自身素质,为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提供了劳动力。同时,合作社还与周边地区开展合作,共同打造边境旅游线路,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总之,岗巴县边境旅游合作社的成立,为当地农牧民开辟了一条共富之路。在今后的发展中,岗巴县将继续深化边境旅游合作,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业与农牧业、文化、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农牧民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共同迈向美好未来。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西藏新闻网,每日发布关于西藏的最新热点新闻,西藏民生新闻,西藏综合新闻网站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