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羊绒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助力牧户增收共奔小康路

西藏新闻网 阅读:6 2025-07-06 18:23:30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西藏阿里地区,一家名为“阿里羊绒非遗工坊”的企业,凭借其精湛的羊绒工艺,不仅实现了年产值破亿,更带动了2000户牧民增收,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

阿里羊绒非遗工坊成立于2015年,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这里海拔高、气候寒冷,是我国著名的羊绒产区。工坊以传承和发扬阿里地区独特的羊绒编织技艺为己任,致力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打造出高品质的羊绒产品。

阿里羊绒非遗工坊的创始人,是一位有着几十年羊绒编织经验的藏族老艺人。他深知,要想让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就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其中。于是,他带领团队深入牧民家中,传授羊绒编织技艺,并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羊绒加工厂。

在阿里羊绒非遗工坊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学习羊绒编织技艺。他们从最初的原料采集、羊绒梳理,到最后的成品制作,都亲力亲为。这不仅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技能,更提高了家庭收入。

据了解,阿里羊绒非遗工坊的年产值已经突破了亿元大关。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牧民的辛勤付出。在工坊的带动下,2000户牧民实现了增收,人均年收入提高了近两倍。

阿里羊绒非遗工坊的成功,不仅为当地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在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坊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阿里羊绒编织技艺,提高了这一传统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阿里羊绒非遗工坊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牧民的生活。他们为牧民提供羊绒原料、编织工具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工坊还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扶贫项目,助力牧民脱贫致富。

面对未来,阿里羊绒非遗工坊将继续秉承“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他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阿里羊绒能够走出西藏,走向全国,成为我国羊绒产业的佼佼者。

总之,阿里羊绒非遗工坊的崛起,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广大牧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在新的征程中,阿里羊绒非遗工坊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传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西藏新闻网,每日发布关于西藏的最新热点新闻,西藏民生新闻,西藏综合新闻网站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