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那县门巴族非遗工坊挂牌,千年树皮衣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西藏新闻网 阅读:1 2025-08-11 01:23:27 评论:0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的某个宁静角落,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非遗工坊悄然挂牌,标志着门巴族的传统技艺——树皮衣制作技艺正式迈入一个新的传承阶段。这门古老的技艺,不仅见证了门巴族悠久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错那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的门巴族人民,世代以狩猎、农耕为生,同时传承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众多传统技艺中,树皮衣制作技艺尤为引人注目。这门技艺源于远古时期,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是门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树皮衣制作技艺,顾名思义,是以树皮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制作而成的服饰。制作过程包括采集树皮、晒干、打磨、染色、缝制等环节。其中,采集树皮是关键步骤,需要选择质地坚韧、纹理清晰的树皮。在经过晒干、打磨、染色等工序后,树皮衣呈现出独特的质感,既保暖又美观。

近日,错那县门巴族非遗工坊正式挂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体验。工坊内,一位年过古稀的门巴族老工匠正在耐心地指导着年轻一代学习树皮衣制作技艺。他手法娴熟,眼神中透露出对这门技艺的热爱和自豪。

“这门技艺是我们门巴族的瑰宝,一定要传承下去。”老工匠语气坚定地说。在他的带领下,年轻人们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从采集树皮到缝制成品,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在非遗工坊的展示区,一件件精美的树皮衣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些树皮衣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更是门巴族文化的象征。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有的还亲自体验了树皮衣的制作过程。

“没想到这门技艺如此复杂,真是令人惊叹。”一位来自内地的游客感叹道。他拿起一块树皮,仔细观察着其纹理,仿佛在触摸着历史的痕迹。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门技艺,错那县非遗工坊还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年轻一代前来学习。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千年树皮衣制作技艺,是门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错那县门巴族非遗工坊的挂牌仪式上,我们看到了这门技艺传承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门古老的技艺将在更多人的关注下,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西藏新闻网,每日发布关于西藏的最新热点新闻,西藏民生新闻,西藏综合新闻网站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