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觉县智慧防汛系统成功上线,实时监测高原河流水情保障安全度汛
近日,西藏自治区贡觉县正式上线智慧防汛系统,标志着该县在防汛减灾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23条高原河流的水情,为贡觉县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贡觉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多变,洪水灾害频发。近年来,贡觉县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提高防汛能力。此次智慧防汛系统的上线,正是贡觉县在防汛工作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智慧防汛系统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对贡觉县境内23条高原河流水情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在河流沿线布设的水文监测站点,实时采集水位、流量、雨量等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部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河流水情,及时掌握防汛形势,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防汛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雨量等数据,为防汛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 多维度预警:系统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对河流水情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3. 精准调度:系统可以为防汛指挥部提供精准的调度建议,确保防汛物资和人力及时到位。
4. 数据共享:系统可以实现与上级防汛部门的实时数据共享,提高防汛工作的协同效率。
贡觉县智慧防汛系统的上线,不仅提高了该县防汛工作的科技含量,还进一步提升了防汛减灾能力。在智慧防汛系统的助力下,贡觉县成功应对了多次洪水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智慧防汛系统还充分发挥了以下作用:
1. 提高防汛意识:通过实时监测河流水情,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防汛意识。
2. 优化资源配置:智慧防汛系统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合理调配防汛物资和人力,提高防汛工作的效率。
3. 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贡觉县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贡觉县智慧防汛系统的上线,为该县防汛减灾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贡觉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防汛减灾能力,为建设平安贡觉、幸福贡觉贡献力量。
- • 藏历农事谚语大数据平台上线,AI助力现代精准种植引领农业新风尚
- • 山南市琼结县吐蕃木雕工坊重启:匠心独运复刻松赞干布时期建筑构件
- • 拉萨市达孜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突破98%,助力乡村振兴
- • 西藏建成全球海拔最高的量子通信地面站,开启量子通信新时代
- • 西藏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发布,47个古村获专项修复资金,共筑文化瑰宝
- • 西藏大学研发耐寒高产青稞新品种,亩产提升30%助力藏区农业发展
- • 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百万亩造林计划助力绿色西藏
- • 高原远程医疗系统升级,三甲医院专家实时指导县级手术,助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 • 西藏积极参与“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共促区域生态治理新篇章
- • 西藏青稞粉进军国际快餐市场,全球2万家门店同步推出“高原汉堡”
- • 西藏望果节:千年农耕祈福仪式荣登联合国粮农组织文化遗产名录
- • 波密县冰川民宿集群盛大开业,米堆冰川全景尽收眼底
- • 全球海拔最高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总投资220亿元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 • 札达县非遗传承学院挂牌,唐卡、藏香制作技艺迈向职业技能认证新时代
- • 阿里地区普兰县冈仁波齐转山沿线建成“无痕朝圣”生态走廊
- • 西藏基层干部双语普及率超90%,助力服务群众更高效
- • 岗巴县教育云平台搭建成功,千名教师共享备课资源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札达县创新举措:共享牧场平台助力城市家庭认养牦牛,牧民增收新路径
- • 西藏学前教育迈向全面覆盖,消除“语言鸿沟”助力民族未来
- • 西藏首条医用氧气生产线投产,高原制氧技术助力南亚医疗发展
- • 西藏首个现代化牦牛乳制品深加工基地建成:牦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浙江名师工作室结对西藏百所乡村学校,共筑教育梦想桥梁
- • 林芝波密县冰川诗歌节绽放光彩,藏地生态诗集跨越国界传颂诗意
- • 中尼共建跨境农业示范区,助力高原作物种植技术升级
- • 巴青县乡镇新能源公交开通,票价降幅达50%,助力乡村振兴
- • 高原之夜,仁布县电影放映队点亮百村银幕
- • 国际刑警成功破获吐蕃金器走私案,追回7世纪王室祭器12件
- • 藏医药康养小镇落户林芝,AI健康监测系统全国首发引领健康产业发展新潮流
- • 西藏师范学院开设藏汉双语教师硕士班,首批招生200人,助力西藏教育发展
- • 对口援藏升级: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迎来亿元级产业投资,助力西藏乡村振兴
- • 阿里札达县古格文化遗址荣登“全球十大考古旅游目的地”榜单
- • 错那县门巴族织锦合作社扩产,非遗产品年销量突破50万件
- • 高原首例转基因耐盐碱青稞试种成功,荒漠化耕地重现生机
- • 西藏首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落地,企业汇率成本直降30% 创新金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南木林县易地搬迁社区配建温室大棚,助力搬迁户“搬得出、能致富”
- • 阿里昆莎机场新航站楼启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助力西藏航空事业腾飞
- • 札达县非遗传承学院挂牌,唐卡、藏香制作技艺融入职业技能认证体系
- • 南木林县寄宿制学校打造“氧吧宿舍”,全面提升学生睡眠质量
- • 西藏首条轻轨线路启动建设,拉萨交通迎来新纪元
- • 高原冷水鱼养殖技术突破,三文鱼量产引领年产值迈向50亿元新高峰
- • 西藏生态管护员制度:70万农牧民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 • 那曲市双湖县国家级羌塘生态旅游示范区盛大开工,投资20亿元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定日县珠峰大本营急救站升级,高压氧舱助力抢救成功率提升90%
- • 那曲市班戈县卤虫卵深加工基地投产,年出口额占全球市场35%
- • 千年藏戏走进校园,焕发新生助力乡镇小学艺术教育
- • 措美县创新举措,营养餐溯源系统让每颗鸡蛋可追溯至牧场源头
- • 林芝工布箭舞求婚仪式走红抖音,成为独具特色的网红IP
- • 西藏6市6县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军民共建生态屏障展现新时代风采
- • 万吨级青稞β-葡聚糖提取厂投产,我国成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 •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农村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 • 日喀则市吉隆县“元宇宙古堡”惊艳上线,11世纪米拉日巴修行洞虚拟重现
- • 高原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启动,30个珍稀鸟类栖息地重现生机
- • 西藏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推动牧民与自然和谐共生
- • 康马县教师心理健康中心落成:高原教育工作者减压赋能新起点
- • 那曲市巴青县虫草文化博览会盛大开幕,全球首个虫草品质标准正式发布
- • 文成公主实景剧4.0版签约,全息技术再现唐蕃古道辉煌历史
- •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青稞高产示范区亩产突破500公斤,助力乡村振兴
- • 林芝墨脱县门巴族口弦琴传承班开班,最小学员年仅8岁,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 • 林芝工布婚礼荣登国家非遗名录,特色箭舞成为网红打卡新宠
- • 光伏草场扶贫模式:太阳能板下牧草产量提升40%,助力乡村振兴
- • 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隧道贯通,边境小镇玉麦告别“孤岛”历史
- • 西藏青稞基因组编辑技术获专利,抗寒品种亩产突破600公斤,助力西藏农业发展
- • 西藏藏药种植基地扩至10万亩,传统药材成乡村振兴新支柱
- • 昌都八宿县AI藏语翻译器上线,助力方言交流无障碍
- • 西藏首座万吨级绿氢工厂开建,助力千辆氢能重卡实现绿色运输
- • 流失海外百年,吐蕃金瓶归藏:大英博物馆完成首件文物返还
- • 昂仁县校企共建“青稞加工实训基地”,学生未毕业先签约,助力乡村振兴
- •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农村温室大棚试种车厘子成功,填补市场空白
- • 山南市扎囊县大学生返乡,组建“藏文说唱团体”方言Rap播放量破亿,传承与创新并行
- • 高原智慧农业大脑上线,卫星遥感助力百万亩青稞田管理迈入新纪元
- • 千年转山仪式再现藏地信仰盛景——拉萨市林周县热振帕邦塘廓节
- • 昂仁县金丝野牦牛保护区生态营地盛大开放,限量预约制守护动物栖息地
- • 山南市隆子县“玉麦辣椒酱”:辣椒中的佳酿,边境的网红特产
- • 阿里绒山羊产业升级,纳米级羊绒制品闪耀米兰时装周
- • “边境小康村”旅游开发引资百亿,20个界桩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 • 山南市洛扎县首支藏戏公益演出队成立,助力农牧民文化生活再上新台阶
- • 墨脱县石锅制作体验馆盛大开业,亲手挖皂石荣获非遗证书,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昌都市左贡县川藏公路沿线新能源补给站建设助力绿色出行
- • 高原人才新政助力顶尖团队落户,最高可获1亿元科研资助
- • 千年藏药浴疗法走进校园,全区50所中小学开启健康传承之旅
- • 山南市加查县拉姆拉措朝圣大数据平台:智慧旅游助力游客限流与文化保护双赢
- • 牛粪资源化利用项目:绿色转型中的双丰收之路
- • 《菩提道次第广论》AI解读版问世,全球30国佛学院争相采用
- • 上海医疗队助力西藏日土县,三载耕耘培养本土医生120名